一块砖木,一片瓦石,穿越漫长时光,携带着时代的痕迹、厚重的历史文化。是谁正缓缓拭去蒙住它的尘埃泥土,听它诉说从前的故事?是谁废寝忘食地搜集资料,尽可能复原它的真实样貌?又是谁,带着志愿者团队们奔波在各种各样的古建筑地,走访附近居民,只为寻得人们对这座建筑的珍贵记忆?
一个个手工模型、一幅幅结构图纸、一堆堆项目材料、一张张端放的获奖证书,是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超越工作室最醒目的标志。团队成员“以专业之技、复古建之辉、继民族之魂”作为宗旨,用一颗赤子之心去守护古建筑们,抢救时代的历史记忆。
超越工作室成立于2007年,现拥有来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城乡管理和城乡规划等专业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1000余名。于这个工作室而言,古建筑既是科技文化知识与艺术的结合体,也是民族记忆的载体。它们见证着一个城市、一个国家上百年、上千年的历史。近些年,岳阳当地的古建筑在不同程度上遭到了破坏,也推动了工作室的成员们不断地用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指导保护实践,挖掘历史建筑中蕴含的文化底蕴,传承千年文脉。
超越工作室的同学们正在湖滨大学旧址开展古建筑修复工作
勇于担当:唤醒沉睡的古建筑
夜深,明月高悬,照无眠。
超越工作室灯火通明,成员们紧盯电脑屏幕,敲在键盘上的手连提神的咖啡都没空去端。平日里,他们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准备着每一个项目,而这种工作状态在超越工作室并不罕见。有项目时大家都很忙、很累,但没有一个人选择退出。
“一直以来我都对古建筑情有独钟,它们承载的文化使我非常着迷,”当被问及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工作时,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的刘婉儿笑着说,“但在我去了解古建筑之后,却发现它们有些都不被大众所知晓、没有受到保护;有些是被当地政府错误地进行修缮翻新,历史建筑的保护情况不容乐观,作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我们责无旁贷。”
这些古建筑保护者们顶着风雨,头戴黄色安全帽,身穿红色工装,抱着整套测绘工具和数张图纸,昼夜不歇地奔波在各处古建筑附近。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调研了78处古建筑;组织了志愿者巡逻队;进行了“大糙村精准扶贫”、“三下乡”等多次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完成了130多个“新农村”住宅方案的设计,并进行信息共享,提供给相关部门及企业36份调研报告,300余张修复设计图,修缮古建筑数量16处。
志愿者们在进行专业的墙体修复
正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阮仪三说的那样:“在保护古城、古镇、古村上,我们有一个不可抗拒的理由,因为那是我们的根。”超越工作室的每个人都深深明白,古建筑是凝固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传承;时代变迁,古建筑保护永远是时代赋予的课题,我们要去保护这文明的传承,这是超越工作室的使命。仅仅依靠超越工作室的十几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们希望在高耸密集的钢筋森林的缝隙中,唤醒更多人深藏的古建筑基因,让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古建筑的行列中。
2016年以来,超越工作室团支部坚持一月一次的南湖宣讲活动,以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等为主要内容,向群众讲解古建筑的魅力所在,强调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宣讲古建筑保护知识等。他们结合VR技术,利用制作的5类共计16种古建筑文创产品及手绘作品,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从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等方面出发,走进15所中小学及24所社区,向近20000人宣讲古建筑的魅力所在以及保护意识和方法。为此,他们还创立了官方微信公众号平台,定期推送特色古建筑资料。随着工作的越做越大,超越工作室的事迹因此被一些媒体报道宣传,当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们的团队并参与到古建筑保护中来的时候,他们的心里感到由衷的喜悦。
不忘初心:传承古老传统文化
春暖,东风拂面,细无声。
在十三年的古建筑调研修复中,他们走访了不同的村镇,来寻找需要保护的古建筑。田间地头,古建筑村落,社区,都有着他们的足迹。他们用测绘仪等新技术去丈量古建之深;他们用拍摄、手绘古建筑去体会古建之美;他们用BIM建筑建模技术去唤醒古建之魂;他们用新媒体手段去宣传、呼吁,让人们聆听古建之音,让更多的人关注和加入到保护古建筑、保护凝固艺术的队伍中来。被问及有关最难忘的一次志愿服务工作时,超越工作室的成员吴慧芹脸上是掩盖不住的欢喜、欣慰,她分享道:“我们当时在一处古建筑附近的房屋歇脚,好客的老奶奶准备了丰盛的菜肴,饭后闲聊时,我们便谈起了昔日淳朴的民风和独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老奶奶无奈地告诉我们,每次想起当年那些人、那些事,再看到古建筑日益被损坏,她都会忍不住伤感。她说她非常感谢我们这些默默保护古建筑的人,那一刻我深受触动,突然懂得了做这份志愿工作的意义,古建筑保护不是一时的,而是要不断地发光发热。”
超越工作室成员工作场景
超越工作室通过实践育人平台的搭建,培养了1000余名专业志愿者,利用“传帮带——传承+帮扶+带动”的队伍建设机制保障志愿者团队的可持续性,培训学生完成由志愿者到志愿者发起人的转型,使志愿者团队不断扩大。在古建筑保护志愿工作中,超越工作室和志愿者团队们经常与居住在古建筑附近的老人进行交谈,同时也通过与附近中小学对接、每周空出一节课来让志愿者们走进中小学去给孩子们讲课,志愿者们会带着一些文创产品来普及相关知识。在2018年的暑期,超越工作室也举办了相关的手绘大赛,然后在社区中间受到众多好评。
同时,超越工作室也会在一年一度的世界文化遗产日上进行宣讲,去拜访一些具有中国传统建筑建设手艺的工匠师们,帮助他们进行技术传承方面的宣传,让手艺延续、让文化传承。团队负责人王功勋感慨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我们团队去岳阳市平江县淡江村考察时,了解到当地有着传统的酿酒工艺,经过交谈后,我们才得知这份工作的艰辛与独特之处——为保证酒的火候到位,工人们从凌晨十二点就开始忙碌,到清晨六点才可以有片刻清闲。日日往复,他们不是因为薪水的优厚才专注于此。他们告诉我们,他们为的只是祖传下来的手艺,‘这是一种文化传承,没有哪个人愿意放弃老祖宗的智慧’。”
不断前进:保护古建还在路上
光耀,皎如日星,亮无边。
目前,超越工作室已经完成了16个项目小组的搭建,致力于解决保护古建筑、振兴传统村落的难题。当听到有人称赞他们是“泥巴地里成长起来的共产党员”时,超越工作室成员李尤脸上露出羞涩的神情,她说:“对我们来说,古建筑保护工作非常有意义,它承担了历史使命。在保护古建筑、振兴传统村落方面,我们也是在响应国家的号召,努力为社会谋求更多的福利。我们不仅会在大学里坚持这项工作,在未来也将坚持下去。”
在湖滨大学旧址举办的手绘竞赛开幕式
在超越工作室的办公室里有一座岳阳楼模型,它是从超越工作室成立时开始传承的。这座模型见证了每一批超越工作室的成员们的成长。现任负责人王功勋感慨说:“这是学长学姐们历时四年完成的,它代表着我们超越工作室精神的一种传承。”除了模型,往届的学长学姐们也会返校对工作室进行帮助与指导。已经毕业前往孟加拉工作的学长,依旧会回来看望工作室,疫情期间更是远程连线指导工作室的同学们工作,他们一直关注着工作室的发展状况,并为学弟学妹们答疑解惑,为工作室的发展前景提供宝贵的建议。
保护古建筑是一件长久的事情,超越工作室深知这一点,于是不遗余力地培养下一批的接班人。如今超越工作室也在面临换届,王功勋对新一届成员以及现在的成员寄予深切期望:“希望你们继续努力,继往开来,更创辉煌!”
超越工作室组织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同学了解、保护古建筑
“虽然辛苦,但我仍会选择这种滚烫的人生。”这句话说出了工作室的每一位成员的心声,他们熬夜加班、外出修缮、对外宣传……虽有辛苦,但当看到修缮好的古建筑,看到人们自愿去了解古建筑的历史内涵,看到人们保护古建筑意识不断提高时,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甘于奉献,只因爱得深沉;勇于担当,只因使命在肩。十余年来,超越工作室成员默默地坚守在古建筑保护事业一线,为中华民族守住文化的根与魂。(作者:孙璋瑶 夏晔 陈嘉玲 赵铎 周起航 刘紫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