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招生就业 > 学生考研

跨专业考研双一流高校 经验分享

发布时间:2025-06-18 来源: 作者: 浏览数:

01

个人介绍

刘权章,建筑20-1BF班长,中共党员,曾任2021班级助理,素拓部部长,曾获优秀青年志愿者,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跨考专业:电气工程

考研院校:湘潭大学,“双一流”高校

跨考经验分享

考研的同学考研路上老师、学长、朋友们给予了我很多帮助,很高兴能有这个机会来做考研经验分享。我本科学的是建筑学专业,跨考的是湘潭大学的电气工程专业。这两个专业不是一个专业门类,差别很大。因此,对于想跨考的学弟学妹们来说,我的经验或许可以提供一些参考。

跨考专业选择

首先,大家需要先确定自己考研目标是什么?是想提升学历,还是更好就业?确定了目标,才有选择院校以及专业的标准。我考研的首要目的是更好的就业。由于个人对建筑学专业没有执念,且当前建筑学设计行业处于低潮期,所以我想通过跨考不同专业来换一个就业的赛道、提升就业质量。我为什么选择电气工程跨考呢?首先,个人认为电气工程专业在就业方面形势更乐观;其次,由于建筑学专业本科阶段数学学的不多,考研数学需要消耗大量精力,所以我想选初试专业课只考一本书的专业来减轻我的初试备考压力,这样最终确定了跨考电气工程专业。

跨考院校选择

跨考院校选择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专业选择。对于普通双非的考生来说,考研院校肯定是向上选择的。但对于跨考专业的同学来说,切忌不要盲目攀高。个人建议,如果对“985大学”没有执念,跨考同学原则不要去冲985。双非本科生跨考“985大学”,有可能卡在统招计划名额少、初试自主划线、单科划线、复试竞争的任何一个环节,能否上岸的不确定性太大。选择院校的时候,大家可以找一下去年录取不同分段的录取率,由于跨考同学在考研复试阶段面临的不确定性是最大的,所以,大家务必要在初试分数上获得更多的优势,尤其是跨考竞争比较激烈的专业和学校时,备考投入的大量心血很可能付诸东流。个人建议,你的初试总分应该要达到目标院校专业往年录取名次的前50%。目标院校录取分数越高,你就需要付出越多的努力;相对应的,你的初试分数越高,在后面的竞争中你就越稳。

初试建议

选择了跨考,必然要面对更高的备考难度,所以一定要调整好心态。首先是要做好备考规划,确定好各门科目的复习计划。我这种跨考完全不同的学科门类,数学和专业课基本都要从0开始学习,所以这两门科目的挑战是最大的。条件允许的话,提前半年学习陌生的学科,建议初试和复试的教材都要先翻一翻。其次,第一轮复习一定要踏实。第一轮复习时,认真掌握知识点,通过做题将知识点牢牢吸收。

再次,要耐心、多刷题。最开始,我做一道专业课大题要花1个多小时,正确率还不高。但通过刷题,并不断总结,第一轮复习结束后,无论是正确率还是做题速度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数学也是和专业课差不多,我这种对于数学没啥天份的人,通过不断做题,总结技巧最后也能到100多。

最后,在复习末期,希望大家认真对待模拟考试。尽量按照考研真实状况来,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心慌,深呼吸,认真考完即可。

复试笔试

这次考研复试我比较被动。行百里者半九十,通过初试只是考研上岸的第一步。现在大部分学校初试、复试成绩占比已经是各占一半了,湘潭大学是60%:40%。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初试只是门槛,复试更加关键。

考完初试后应该尽快调整好心态,全心投入到复试准备中来。其实,笔试科目越早开始越好。我在初试后知道自己大概率能过线,当时比较浮躁,对复试不够重视,到2月底才开始准备复试笔试的复习。这个时候距离复试笔试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而且经历了一整年的高强度学习后,又要重新学习全新的科目,压力非常大,容易产生惰性心理,所以在复试笔试备考的过程中陷入被动。

跨专业另一个难点,就是信息获取。本科学校的老师对于考研学生的帮助是不留余力的,但他们对与跨专业考生往往爱莫能助。所以需要各位自己找信息,我当时通过小红书联系到湘大本专业的学长。由于复试题目、面试、导师选择等信息都非常重要,需要高度重视,所以要是选好了学校专业,建议尽早联系直系学长学姐,如果有我们学校的学长学姐就更好了,有条件尽量线下和学长学姐交流。

复试面试

1.专业面试

专业面试对于跨专业的同学是不太友好的,老师很有可能问的专业知识和你的复习科目不一致,另外对于导师来说,跨专业意味着培养成本比较高,所以面试的时候大家尽量展示一下自己的科研经历,专业素养,比如创新创业大赛,对于全新软件的自学经历,如果没有切记不要瞎编,面对老师大方真诚,自信一点,扬长避短即可。

2.英语面试

一般老师都会比较温柔的,流畅的英文自我介绍后会问几个比较基础的问题,这个根据你目标学校的学长学姐给的信息来准备就好,不要害怕,可以自己对镜子模拟一下。

小tips

大家定目标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来,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动力,过度焦虑会折磨自己,不要攀比进度,最好别打听,关注自己,牢牢掌握知识点才是关键,可以找个搭子舒缓压力,共同进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寄语

祝愿大家能够天天开心,一路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