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为适应国家文化战略需求与实现历史建筑、历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扎实的历史建筑保护专业知识、较强的修缮实践能力,具有保护历史原真性的思维、社会责任感和团队观念,具备可持续发展与文化传承理念以及实践创新精神,主要在具备文物修缮设计资质的建筑设计单位、历史建筑修缮施工单位和相关的技术、管理部门等,从事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修缮实践、综合性再利用开发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建筑学的基本知识、历史建筑保护相关的理论与技术,接受历史建筑保护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历史建筑保护设计、修缮技术实践、再利用策划与相关工程的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为从事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经验积累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素质结构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熟悉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2)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以及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3)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开拓进取精神;具有科学思维和辩证思维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新能力;具有不断学习、获取新知识的进取精神。
(4)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修养、审美情趣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5)身体健康,心理状态良好,能乐观面对挑战和挫折;达到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能力结构要求
(1)应用知识的能力: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应用于工程实践;
(2)获取知识的能力: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综合应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基本能力,能在实践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适当的保护与修缮建议;
(3)表达与协调的能力:能够考虑不同利益群体的不同需求,广泛听取意见,并在此基础上达成共识,解决或缓解历史建筑保护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力求实现和谐发展;
(4)创新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
(5)适应环境与抗压的能力: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
(三)知识结构要求
(1)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一定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能运用外语进行基本的专业交流;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语言及方法;
(2)了解哲学、经济学、法律、社会发展史等方面必要的知识;了解文学、艺术、伦理、历史、公共关系学、心理学等人文社科类学科的一般知识和理论;
(3)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熟悉相应的高等数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力学、工程学、测量学、景观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现代科技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
(4)专业知识:
①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知识,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了解室内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与本学科相关的设计表达方法;掌握建筑构造、建筑力学、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②熟悉建筑艺术表现的基本技能;熟悉中外建筑历史与理论,了解各时代历史建筑的风格、特征与形制,了解中外建筑的发展及演变过程;熟悉建筑材料、建筑物理、建筑设备、建筑数字技术的基本知识;熟悉建筑经济的基本知识;熟悉与建筑设计和城乡规划相关的法规、方针和政策;
③掌握历史建筑保护的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国内外历史建筑保护的宪章、宣言、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保护理论发展动向;掌握历史建筑测绘、保护设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掌握建筑调查与研究分析的方法;掌握历史建筑保护实践工程中采用的技术方法及材料;熟悉历史建筑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的法规、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等;
④了解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城乡规划、风景园林等相关专业的基本原理及知识;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
三、主干学科
建筑学
四、核心课程
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历史建筑保护勘察设计(1)、历史建筑专题化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历史与理论、历史文化城镇保护规划、古建筑营造法与保护技术、历史建筑结构加固与修缮技术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专业课程:建筑设计基础(1)、建筑设计基础(2)、建筑设计(1)、建筑设计(2)、历史建筑保护勘察设计、历史建筑专题化设计、古代建筑考察、近现代建筑考察、历史街区或传统村落保护考察、历史建筑测绘实习、古建筑木工与泥瓦工实习、历史建筑保护设计实习、毕业设计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物理实验(热工、光学、声学)、历史建筑加固与保护实验(结构加固、材料分析、材料清洗)
六、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