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青年教师廖高宇博士与东京大学王佃超助理教授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权威期刊《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影响因子11.1)发表了题为《Microstructure, strength development mechanism, and CO₂ emission analyses of alkali-activated fly ash-slag mortars》的高水平研究论文(DOI:10.1016/j.jclepro.2024.141116)。该论文以湖南理工学院为第一完成单位,廖高宇博士为第一作者,现已被科睿唯安(Clarivate)收录为ESI高被引论文(1%),展现了我校在低碳建材与固废资源化利用研究方面的持续进展与国际认可。

近年来,碱激发胶凝材料因可广泛利用工业固废、显著降低碳排放,被视为替代传统水泥的绿色建材新方向。但其力学性能发展机制复杂,尤其在多组分体系中仍缺乏统一的评价方法。该论文系统揭示了碱激发粉煤灰-矿渣砂浆(AAFS)体系中强度发展机制、微观结构演化及其与碳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出并验证了一种具有通用适应性的AAFS强度指数模型。该模型以热重分析中105–300°C区间的质量损失与材料孔隙率为关键指标,建立了强度预测公式,相关性高达R² = 0.9533,不仅适用于本体系,还适用于多种碱激发体系的外部验证数据,展示出良好的普适性和预测精度。


该论文的成功发表与高引用反映出我校在低碳胶凝材料、多源固废资源化利用与绿色建材性能预测领域的持续深耕与学术积淀,也为后续在“双碳”背景下推动新型胶凝材料的产业转化与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撑与方法路径。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的资助。
(撰稿:廖高宇 初审:童小龙 复审:向南 终审:钟铭金)